亲爱的朋友,大家好!
我是余淼,非常开心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进行交流和讨论。今天晚上在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让我们一起相伴,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共同成长!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家人、孩子和身边的朋友,可以透过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生活得更好!
今天晚上,我将以幸福密码为主题,从家庭密码、教养密码、关系密码、情绪密码四个方面和大家谈一谈,关于家庭结构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亲密关系处理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01
家庭密码:孩子是家庭关系品质的晴雨表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颗植物,土地肥沃、阳光普照、雨露润泽,植物自然就会生长得茁壮健康;而土地贫瘠、缺少阳光雨露的滋养,植物就会长得歪歪扭扭,很难结出果实,甚至还会出现各种问题。良好的婚姻关系犹如一片沃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
台湾已故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大师张春兴老先生(也是我们1879课程廖凤池教授的恩师)曾说:若把孩子的问题比喻成病,则病因常起源于家庭,病象呈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孩子自然就成了家庭关系良好与否的晴雨表。
我们经常会看的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等。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和家庭有关。比如父母的关系品质、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适当重视和有效处理,那么当一些问题持续恶化,这些在问题中成长的孩子走向社会以后,就会呈现出更为严重的后果。
我的专业督导台湾师范大学吴丽娟老师经常讲:孩子是一面镜子,爸爸妈妈没有讲的话,孩子会用行为来呈现。
在这里呢,我想补充一点,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是家庭带来的或者家庭造成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关于“问题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或者“都是父母给我们带来的伤害”等各种各样的“原生家庭伤害论”,其实,问题不是家庭或者父母亲带来的,准确一点来说:问题是互动出来的,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家庭更像是一个藤蔓,藤连着瓜瓜连着藤,环环相扣彼此牵连,又相互缠绕,真正形成问题的是我们的互动方式,而不是具体某个人。
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位和团体,也无法脱离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试着不要简单的进行归因,试着看看问题的背后都有什么复杂的关系和牵连,才会真正看清楚问题,才可能有效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呢?
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家庭结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家庭是婚姻联盟还是代间联盟(亲子联盟),直接影响着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行以及家庭成员的感受。
婚姻联盟指的是在家庭当中,以爸爸和妈妈的婚姻关系为紧密联盟的一种关系存在方式,也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最为紧密,而亲子关系,即爸爸和孩子、或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次之。
亲子联盟,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家庭生活当中,孩子和父母其中的一方关系最为紧密。我们华人家庭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特别紧密,超过了夫妻关系的紧密程度。
在这里,我想请听课的各位老师思考一下,您认为在您的家庭当中,对您而言谁是最重要的人?是您的父母?您的孩子?还是您的伴侣呢?您和谁的关系最紧密?
其实,在功能良好的家庭中,婚姻联盟是家庭生活的主线。在家庭当中,父母双方意见统一步调一致,关系和谐稳固,孩子就不会被夹在父母的中间,扮演或者加入其中一方来满足或对抗另一方。
比如说,爸爸经常忙于工作或应酬,在家庭中没有存在感,而妈妈又需要亲密和陪伴,孩子就要扮演这个角色来满足妈妈的基本需要,经常听妈妈的抱怨和不满,安慰妈妈的情绪,想办法让妈妈开心等,而这些本来不属于孩子的责任,却因为父亲的缺失和隐形而需要孩子来承担。或者父母关系不协调,孩子就会加入一方阵营来指责或对抗另一方等等。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卷入家庭的三角关系,来维持家庭的关系和谐,或者缓冲父母的矛盾冲突,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会生活得很好,如同吴丽娟老师经常讲的,“仇恨中的孩子一定不好过”。
当婚姻联盟是家庭结构关系的主线时,孩子只要做他自己,只要专注在完成成长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就可以了。
而亲子联盟则不然,当孩子和父母中的一位形成主要的情感连结时,他们对这位父母而言就显得太重要了,他会去满足其中一位父母的情感需要。这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力,孩子会获得一种自己很重要的夸大感,以及自己可以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全能感。
并且,当孩子被困在代间联盟时,扮演的是父母中的一位,他顶替了另一位父母的位置,行使了父母的功能,不能做回自己,孩子将很难处理自己的个体化与分离问题,他和这位父母是一体的,他不会抛下这位父母,不然就意味着背叛,而孩子始终是忠于父母的。同时,孩子的基本需要没有被满足,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出现。
也就说,婚姻联盟是健康家庭的主线,亲子联盟会成为许多问题的根源。
听起来有些抽象,好像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婆媳问题,表面上看好像是婆婆和媳妇之间有矛盾,让夹在两个人中间的老公很难做人。但从家庭结构的观点来看,世间没有婆媳问题,只有婚姻问题。
从婆婆的婚姻看,当老公原生家庭里的父母婚姻关系和谐稳固时,婆婆可以得到自己老公的爱和尊重,自己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她就不需要到自己的儿子或女儿那里寻求情感的连结,因此会发展出健康的家庭关系即婚姻联盟。父母做父母,子女做子女,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孩子就会生长得比较好,会有适当的爱和尊重,会在适当的时候完成自己的个体化并且成功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分离,去组建自己的核心家庭。
而当婆婆的婚姻关系不和谐、充满矛盾和冲突时,她的基本需求——爱和尊重,是无法得到满足的,那么这时她的儿子因为依附的需求会和她形成联盟,儿子会慢慢按照母亲的需求去行使父亲的功能,和母亲形成亲密的情感连结,满足母亲的情感需要。这时,父亲越来越无法加入那个代间联盟,越来越疏离,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时,父亲会把精力放在事业上或者家以外的地方。这个结果会让母亲更加焦虑和不满,甚至是失望,母亲就会更加牢牢地抓住儿子不放。而这个忠实的儿子也不会抛下他受尽冷落与委屈的母亲。
由于儿子一直在扮演父亲,没有做过自己,自己的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做到个体化,实现与家庭的分离。当他要组建自己家庭的时候,忠实的儿子会继续把母亲背在身上,母亲更无法放下自己相依为命的儿子。那么,儿子的核心家庭里就会同样出现一个忠实的儿子,守护者被父亲疏离的充满焦虑、不满和失望的母亲。
婚姻联盟就被亲子联盟所取代,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就看到了婆媳问题,其实,背后展现的不过是婚姻的问题罢了。
所以,如果爱我们的孩子,就去经营我们的婚姻吧。因为任何一个家庭,只有当婚姻联盟是主线的时候,父母的爱和尊重的基本需求都能够在婚姻关系中得到满足,就不需要通过孩子来得到满足,这时,家才会变得温暖和谐。
有人会问,如果是单亲家庭或是夫妻常年不能够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是不是孩子就一定会有问题呢?当然不是。单亲或单方抚养孩子并不见得一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如果和孩子常年生活在一起的这位父母的心理比较成熟健康,能够觉察,并通过其它方式和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而不是借助于孩子来满足情感的需求,甚至把孩子当成自己情绪的垃圾桶,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都发泄在处于弱势位置的孩子身上,那么,即使是单亲或是常年一个人带孩子,一样能够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也就是说,当父母能够做到自己的情绪情感问题自己处理,不把孩子视为情绪的垃圾桶,不把孩子当成情感的寄托,更不把孩子当成是牵制、报复另一半的工具,让孩子能够做他自己,而不必被牵进父母的关系漩涡中,孩子的成长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当然,良好的婚姻关系不见得就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没有任何矛盾和分歧。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只是当遇到矛盾和分歧的时候,我们不要去逃避,不要试图掩盖,要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1879家庭治疗课程的蔡春美老师最喜欢在课堂上讲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的一句名言: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问题。
在婚姻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更要学会接纳。倾听对方的真实需求,尊重对方的不同观点,接纳对方的并不完美。
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理解包容,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给伴侣、给孩子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孩子才能够在家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02
教养密码 :高情感+高控制,是有效教养的秘密武器
孩子能够幸福健康地成长,除了需要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还需要父母懂得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教养孩子。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家庭教养风格会对孩子的自尊、自主、自信及社会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教养风格可以从控制与情感两个维度来反映。
当父母是高情感付出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高情感、高控制的家长,我们称之为威信型教养风格。第二种是高情感、低控制型的家长,我们称之为纵容型教养风格。
当父母是低情感付出时,也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出现,一种是低情感、高控制型的家长,我们称之为专制型教养风格。另一种是低情感、低控制型的家长,我们称之为疏离型教养风格。
我们首先来看专制型的家庭教养风格,这种家庭教养模式主要的特征是控制、惩罚为主。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设置很多规范,提出各种要求,孩子必须遵守与完成,并且很少会给孩子柔情温暖的回应。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与期待,孩子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专制型的父母很少和孩子有互动、沟通,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很少解释他们的规则和要求,孩子只是遵守与顺从父母的命令。专制型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并对孩子期待很高。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不需要孩子承担任何其它责任,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只需要听话,执行他们的规则和要求就行。他们不会给孩子太多的温暖、赞同和情感。
网络上较流行的“狼爸虎妈”式的教育就属于这种类型。像是几年前央视“对话”栏目专门邀请了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法学教授蔡美儿女士,分享她的那本在美国引起了很大轰动和热议的《虎妈战歌》,蔡美儿教授回忆自己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自己的两个女儿,骂她们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练琴不好就不准吃饭、把女儿关在小房子里逼迫练琴等,在全球引起了一场关于教育方式的大讨论,她在书中倡导的“华人家庭教育”,以严苛辛辣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成才。
这样的教养风格下,孩子不能发展归属感与安全感,缺少情感支持,他们会学会隐藏所有的脆弱,不让父母看到,最后也不让自己看到。除了缺乏情绪的支持,孩子还会经验到强烈的被拒绝恐惧,许多孩子会在学校和未来的工作中能获得成功,但是会和别人保持距离,他们不相信别人也不依靠别人,他们焦虑担心,他们要做对每一件事情,不能出错,他们的情绪情感受到高度的控制。这些人一生都会挣扎在情绪情感的漩涡中,即使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另一种常见的家庭教养风格就是纵容型。这类型的父母能给孩子提供比较多的温暖、接纳、滋养、关爱,然而他们是放任的,通常设立很少的规则和限制,并且无法坚定立场,无法对孩子的行为提供一致与适当的约束。这类父母不太有底线,或是一再修改自己的底线。比如当孩子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时,父母会一再退让,无法守住自己的底线。这种家庭教养风格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通常不愿遵守规则,因为他们认为规则是可以突破和修改的,他们不会考虑后果,因为通常他们不会承担后果。他们逃避承担责任,而把问题推给别人。这类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将很难处理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因为他们总希望凌驾于所有规则之上,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的校园小霸王多是出于这样的家庭。比较典型的例子应该是前几年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李某某”事件,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大概了解到李某某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一直是比较优秀的孩子,并且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社会资源比较好,使得孩子享受了很多的优待,但是,由于母亲的过度纵容,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从来不必承担什么责任和后果,最后才导致了这个家庭悲剧,父亲的一世英名也因为这个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毁于一旦。
还有一种情况属于被动纵容型的教养风格,也就是父母本身比较关爱孩子,孩子得到了很多的照顾和关注,父母本来是有规则的,可是孩子不断地用一些非理性的方式去破坏规则,突破父母设定的界限,而父母无法守住底线,一步步地退让,虽然并不情愿,但是一次次地败下阵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突破规则和界限的能力不断被强化,最终,孩子变成了不可战胜的恶魔。
第三种教养风格是疏离型,这种类型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没有太多的连结,是疏离的。父母或者忙于工作,或者疏忽家庭,总之他们不太在乎照顾管理孩子,孩子经常在一个没有关爱也没有限制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上明显迟缓。这些孩子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情感的表达,似乎也不懂得感恩,经常冒险,会形成很多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通常会出自这样的家庭。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一些造成恶性案件的少年犯,他们大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累积很多负面的感受和情绪,又得不到适当的照顾和疏导,没有关心也没有管理,因此很容易就造成严重的后果。
最后,威信型教养风格是最为有效,并且可以教出良好适应的孩子。威信型教养的父母有着明确严格的限制与规则,并能有效落实,同时还有温暖的接纳与关怀。父母与孩子有很好的沟通,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引,父母通常对要求与规则的理由有清楚的解释,同时还会让孩子有所选择或做出决定。这个过程会帮助孩子更有自信、有安全感,并且学习成为独立的决策者,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因为父母设立了合理的限制,积极和孩子进行温暖与尊重的互动,孩子感到了父母的爱和关心,并且容易接受父母的价值观。
威信型的父母虽然也严格管教孩子,但是他们会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并且伴有情感的表达与赞美,他们还会鼓励孩子参与决策的过程。他们会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并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是被鼓励或是不被鼓励的。
比如说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教子方式,刘墉的儿子刘轩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深受父亲这种既严格管教又充满关爱的方式影响,直到他在哈佛读了博士、出了四本新书、又开了自己的公司,父亲才完全放飞儿子,开始不管不问了。刘墉从小就给儿子制订了严格的生活制度:按时作息,不准偷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儿子的泪水也不能改变规则。当发现儿子胆小并且害怕小昆虫后,刘墉就经常带儿子去野外玩,利用大自然培养他勇敢、开朗的性格,同时给他讲解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告诉他哪些动物会伤害人,哪些是无害的,甚至亲自捉蝗虫烧着吃,鼓励孩子一起尝试。儿子大一点后,要求他假期去外面打工,儿子在爸爸的要求下去帮人洗车,累了一天才收入二十五美元,但是给他带来了深刻的人生体会,使他开始懂得珍惜生活。
总之,刘墉不仅严格要求孩子,同时传递他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关系,并且尽力抽时间陪伴孩子,因此,当刘轩在远离父亲的哈佛校园时,他开始想念父亲,也渐渐明白:自己就像只风筝,爸爸就是放风筝的人,是爸爸的正确牵引,才使自己乘着风势,越飞越高。
威信型的父母会一致性地落实他们的规则,不允许孩子去破坏规则。纵容型的父母少有规则或是无法守住规则。疏离型的父母放弃管理孩子。专制型的父母僵化地只强调规则。很多父母会误以为要不就是严厉,要不就是关爱,即要么专制要么纵容。威信型的父母却同时在这两个维度里弹性地与孩子互动,所以就更为有效。
我们可以借助生活当中的小事例,来进行一个比较和说明。比如,我们在生活当中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你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玩具就很想要,这时孩子向你提出请求,希望可以买一些他喜欢的东西,你这时并不想买给他。
专制型的家长这样回应孩子:“不行!没有为什么,我说不行就不行!”
疏离型的家长这样回应:“我们家不需要这些!”
纵容型的家长最初也说:“不行,你的玩具太多了,家里都放不下了,上次买的零食还没吃完呢!”孩子一听就大哭大闹起来,而且越哭越凶,不管怎么哄都没用,甚至躺在地上哭闹,这时,很多人过来围观,你觉得面子上很难堪,虽然不情愿,但是为了不让孩子再这样哭闹下去,于是你就说:“算了算了,别哭了,我买给你,但是下次不准这么胡闹了!”甚至有的家长还会骂孩子几句,或是打几下,然后孩子闹得更凶了,才买给孩子。
请问,下次孩子真的不会胡闹吗?孩子为什么会胡闹?因为他知道,不胡闹,要不到,要得到,只能胡闹!
威信型的家长会这样:“不行,因为你的玩具和零食已经很多了,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每个月只能买一次玩具和零食,上星期刚买过,这次不可以再买了。”孩子听完也哭了。家长看到孩子哭了,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等孩子哭了两声后,平静地说:“看起来你很伤心,但是很遗憾,我还是不会给你买这些,因为我们之前有约定,我们都要遵守约定的,如果你还是很伤心,你可以暂时在这里哭一会儿,我先去挑一些东西,等你哭完了,我会回来接你。”
孩子可能还会继续哭一会儿,但是看不到家长的反应,或是干脆看不到家长,哭就没有意义了,还那么累,就不想哭了。等孩子不再用这种非理性的方式跟你沟通的时候,你可以和孩子进行理性的沟通,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约定与限制,孩子也明白用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要挟在你这里不管用。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哭闹并不是目的,只是他们的情绪表达或是手段与方法。因为很多孩子只有通过哭闹才可以达成自己的愿望。很小的孩子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孩子哭闹是正常的,如何处理孩子的哭闹,才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在威信型教养风格的家庭当中,虽然是高关爱、高要求的教养原则,却并不是什么事情都管、都要求,在管理孩子的过程当中,要学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调整管理的范围和方式。
比如孩子幼小的时候,可以适当多管一些,当孩子逐渐长大,慢慢减少限定的范围,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一定要跟随孩子成长的节奏,调整限定的范围以及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比如,开始是四六原则,逐步变成三七、二八原则……也就是从管四放六、管三放七,逐渐管二放八……
不管的事情就不要去管,提醒到了就好。千万不能管一管,孩子很抗拒,你就败下阵来,然后就不管了,这是最可怕的。要管的事情,一定要管到底,无论结果怎样,只要你认为这件事情是一定要管的,那么就坚决不能退让,要让孩子明白,在你这里规则是一定要严格遵守的。
对青少年阶段的孩子,要有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规则都不能修改,而是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时,大家一起讨论修改,而不能鼓励孩子通过使用非理性的方式来修改,比如胡闹、发脾气、甚至出手打人或离家出走。这些处理问题的方式一定不能被允许和鼓励,这是底线。
以上四种家庭教养风格是比较典型的,而我们大多家庭可能不是那么典型和单纯,比如会有一个倾向或是多种风格的混合,我们可以以这种分类的方法来进行一个比对,看看自己的教养风格更接近哪一种或几种风格,我们究竟想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希望孩子将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是要保留的,哪些还需要进行调整。让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变得更有弹性,在大的方向上不出问题,然后不断探索,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选择。
03
关系密码:亲密和自主的平衡,给你爱的人亲密和翅膀
谈到亲密关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想到了家。
家,是人生一切的基础,是人一生幸福的根源,是人感受美好和温暖的港湾,是我们获得爱和归属的地方。家人,以爱结合,是一生关系最密切的至亲!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也最挚爱的家人。
家和万事兴,能有一个好的家庭气氛是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我们和家人的关系,让我们拥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呢?我们要了解人的基本需要。
我们人类从婴儿开始,就和我们的主要照顾者(也就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负责婴儿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之间形成了依附关系,当小婴儿的需求和愿望能够得到顺利及时的满足,就会形成安全依附,如果婴儿的需求和愿望没有得到及时顺利的满足,就会形成不安全依附。
比如,我们都知道,婴儿刚刚出生后的一年或两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生存下来的能力,全靠父母及主要照顾者的精心呵护和照料才可以生存和长大,孩子饿了、渴了、冷了、热了……基本生理需要都依赖照顾者来感受和满足,孩子只有一种能力表达需求,那就是哭。
当婴儿哭了,我们就会思考,他是饿了、渴了、冷了还是热了,经过判断和分析,我们明白了孩子的需求,很快满足婴儿的需求,他就会安静下来,并且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喜爱和被照顾的,外部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当我需要的时候会被照顾和关爱。如果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及时的照料和满足,慢慢的婴儿就会发展出一种感受,这个世界是不安全、不友好的,我是不受欢迎和被喜爱的,这就是依附关系。而这个依附关系的品质会直接影响我们今后的人际互动模式。
当然,我们除了要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还要关注到婴儿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在婴儿时期,更多的爱抚和肢体的接触会让婴儿产生安全的被爱的感受。
依附,是我们面对压力时,寻求靠近、亲近的本能。个体都需要寻求亲密靠近,需要和他人连结。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寻求安全的依附关系,有了安全的依附关系,才能够相信他人,也才能够相信自己,慢慢学会独立自主。
举例来说,当你和两个不同依附关系的人进行互动的时候,同样的语言和信息,会让两个依附关系品质不同的人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安全依附的人更容易和你建立融洽的关系,也更容易信任和理解他人,在遇到挫折和困境的时候,拥有安全依附关系的人会有更多的韧性和复原能力面对挑战。而不安全依附的个体则反之。
人有两个基本需要:亲密和自主,也就是被爱和被尊重的需求。
人的一生中都在“连结亲密”与“分离自主”两极中挣扎,练习亲密与自主的平衡,能在亲密关系中有独立自主性,就会获得幸福感。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希望人际关系和谐,那么给对方爱,也要给他翅膀。因为只有满足了他人的基本需要,对方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幸福。
我们人类从感受到父母的爱、手足的爱、朋友的爱中,学会与异性的爱情以及对子女的爱。
爱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能力。
爱,不是占有。
爱,是一种归属感,是一种相互隶属的感觉。是我属于你,你属于我的尊重。相爱不代表拥有特别的权利,没有了尊重就不是真爱。
我们通常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或是属于我们,忽略了他们本来的样子以及他们的权利。我们会代替孩子做选择和决定,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会习惯地认为,孩子还小,没有能力和经验处理复杂的问题,而我们总是会比孩子聪明和有更多的经验,我们会更周全和更加正确,因此,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要孩子听我们的。
我们还会觉得结婚后,伴侣就属于我们了,你的一切都要听命于我、围绕着我,或者你的和我的是一样的,忽略了个人的空间和权利,彼此间没有界限,就会滋生很多问题。
爱,不是控制。
上帝用他的形象造人,父母用自己的期待塑造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简直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把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孩子跟我们不是同一个人,或是隶属于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是同一个父母的兄弟姐妹,在遗传和生长环境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是他们的个性和能力也会有很多不同。作为父母,我们无法要求和期待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或是一定要比我们更加优秀。
伴侣也是,即使我们结婚,我们还是两个彼此有交叉有相对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承诺,也有着各自的世界和追求,要彼此理解和尊重,要懂得彼此之间的界限。如果没有清晰的尊重和界限,家庭,这个“温暖的窝”也会变成乱炖一锅粥的“焖烧锅”。家庭成员都会受伤和痛苦。
亲密,是爱的表达;自主,是可以做自己。
在家庭当中,无论是我们的伴侣还是我们的孩子,我们都要学会用尊重接纳的方式去爱他们,尊重,是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需要;尊重,是允许对方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达;尊重,是看到对方的优点,并肯定和表达欣赏,而不视其为当然;尊重,是让对方做他自己。
接纳,是对方可以表达各种情绪感受,不管是哀伤、愤怒、羞怯还是恐惧……都被允许;接纳,是允许对方不完美。这世间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伴侣,只有尊重对方的需求和感受,接纳对方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爱。
当我们想要为对方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要询问对方需要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当成是对方的需要,只做自己想为对方做的事情,至于对方究竟想要什么我们并不关心。
台湾知名心理学家、台湾师大樊雪春教授的一篇名为《我看到了我的女儿》的文章就很好地表达了关于爱和纠结。现摘录一段与大家分享:
我很少去思考自己喜不喜欢这样的母女关系,就像母亲不曾转身,不曾问我:「你需要什么?」她很努力给我她所想给的,却无心了解我想要的,而她想给的,往往和我的需要有出入。就像现在,她炖着当归鸡,准备塞给孕期毫无食欲又会孕吐的我。
如果我拒绝吃下当归鸡,她会觉得我拒绝她,她会满怀愤怒的把鸡自己吃光光,一面责备我拒绝她,然后好几天不和我说话,或是吐几句恶毒的言语。
一只鸡,一双鞋子,一件衣服,一堆芒果,一个发型‥‥‥拒绝了这些都等于拒绝她。
我常常在她的好意和自己的需求中有冲突,以前我会吃下她的鸡,穿上她买的不合脚的鞋子、衣服,捧着一堆烂芒果吃下去,顶着她喜欢的发型。
现在,坐在餐桌前,我想着:到底要吃下她的鸡再吐出来,还是辜负她的好意,就不吃!我们母女一直在这样的冲突中彼此相待。
我处在她不问需要的关怀下有着不满,而她在我的拒绝中有着失望的痛苦。
我很努力想照着她的期望做,而她也很努力要给我一切,但是结果是我常常呕吐,而她常常失望……
如果说这一生我对母亲有什么抱怨的话,就是她那硬塞的好意,使我不知道如何拒绝她;她从不问我需要什么,我在期待中等着她来问我,问我的需要。现实中,我由期待等到失望,由失望等到灰心,灰心变绝望,绝望变成一种完全的冷漠,冷漠变成一堵坚硬的墙,挡在我们之间,使我们维持一种亲密的疏离。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版本,但是,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只给对方我们想给的,却从来不关心对方想要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想过,我们给对方的爱,和对方想要或需要的爱是否一致。我们全心全意、甚至是掏心掏肺给孩子、伴侣和家人的关心和关爱,究竟有多少是孩子或家人真正想要的。
有时,我们会说,我这样做是因为关心他,让他少走弯路,他没有想要,是因为他没有经验!是呀,他没有经验是真的,可是不去经历验证怎么会有经验呢?人要经历过验证过才会变成自己的经验,别人告诉你的,只是你获得的知识,只有经历过验证过才可能变成自己的经验,通常才会让自己相信并牢记。
再有就是,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经验不问需求地告诉对方,对方是不会把它当做很重要的东西,因为太多了,会觉得腻了、烦了。而如果我们是有选择地适当提醒,尊重对方的回应和感受,并且允许对方去经历和验证,那么,我们的经验才会更容易被对方接纳和认同。
北大才女赵捷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总之,不管是亲子还是夫妻,我们要学会尊重他的需要、接纳他的不同,让他可以做他自己,不要用爱的名义来控制他。
著名家族治疗大师米纽庆曾经说过:爱,是黄金打造的牢笼,人们不知道那是个笼子,因为它是黄金做的,但它确实是个牢笼,你无法飞出去。
爱他,还要给他翅膀。
04
认识我们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验到各种情绪,有积极的情绪,也有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使我们感觉舒适和快乐,消极的情绪会为我们带来一些限制和伤害,但有时也会保护我们免于伤害。
我们如果了解各种情绪的来源和所带来的影响,就会更好地处理和管理我们的情绪,而不被情绪所控制。其实,我们的情绪背后是不被满足的期待和要求,正确理解情绪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处理问题。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情况,会让我们的情绪瞬间失控。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当孩子的某些行为出现时,我们就象是携带了很多炸药的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瞬间爆炸,炸伤了自己,也炸伤了孩子。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表达情绪不代表没有情绪。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生命早期的经验,由于我们的文化不鼓励负面情绪的表达和宣泄,鼓励顺从和听话,因此,很多负面的情绪被压抑下来,形成未完成事件。
当我们看到人们所谓的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去思考,看看这个行为背后因不被允许而压抑下来的情绪是什么。
随着生命中越来越多不愉快的经验累积起来,造成很多深层次压抑的委屈和愤怒,这些不能表达的负面情绪并不会消失,只会越积越多、越积越深,后来,就变成了火药库,生活当中一有类似的情境、经验出现,扳机就会自动扣开,情绪瞬间爆发,就会产生冲动的行为。
比较典型的就是踢猫效应。
因此,情绪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正视情绪、处理情绪,而不是控制、压抑情绪,不让它表达出来。如果坚持不让情绪表达出来,当不良情绪累积起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后果常常会很严重。当我们在一些情境当中感受到强烈的负向情绪时,比较容易产生冲动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影响极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通常我们会在事件过后追悔不已,甚至自己都不明白当初为什么那么失控。
其实,只要内心有情绪都可以讲出来,因为小情绪,讲出来本身就是有疗效的,情绪表达了,就减少了垃圾的堆积;在倾诉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更多的自我了解,可以看清楚问题究竟在哪里。
情绪的处理最好是“分期付款”,不要“一次付清”。
因为负面情绪积累太多,出来时一定会带来较大的伤害。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一些很极端的伤害自己或是亲人的事件或新闻,我们只看到了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所引发一场很大的悲剧,比如那些极端的校园伤害事件,像“马加爵杀人事件”“复旦研究生毒杀室友事件”等,包括去年冬天安徽省被母亲活活打死的小男孩事件。
在故事的背后,我们不知道曾经发生过多少不为人知的委屈和愤怒,甚至是屈辱的压抑。不管是自杀、杀人或是内心痛苦地度过一生,都和我们日常情绪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
情绪的背后是需求的不被满足。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接纳、被喜欢、被尊重,不论是外国人、中国人,人性的基本需要和挣扎都是相似的,当这个基本的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有很多的痛苦和焦虑产生,因此,我们和周围的人在进行人际互动的时候,尽量去满足他人的基本需要,首先尊重、接纳、肯定对方的优点,然后也尊重自己,讲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观点,并且人事要分离,讲事不讲人。这样,既满足了对方的基本需要,也尊重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不太可能激发彼此过度的情绪。
当我们的伴侣、孩子或学生讲出了内心的话,我们要能冷静地听得进声音,不要急着反驳、讲道理,这才能真正听到对方讲的内容,才能理解对方的情绪,才能正视问题的症结所在。当一个人的心受伤了,心里面打了很多的结,就不要去和他讲大道理,因为那是没有用的,他需要的是有人听懂他、理解他、关心他、尊重他。只有被理解、被尊重了,情绪才能逐渐平复。
有些时候,我们的情绪还来源于我们的认知。比如我们会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框”别人,当别人不符合我们的标准时,我们常常会失望、焦虑或愤怒。如果我们的框框太僵化、缺乏弹性,就会把自己和他人都框住,看什么都不顺眼,引发情绪,产生矛盾和争执。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很多价值观虽然是重要的,但是这个框如果可以软一点,不那么绝对、僵化,我们的情绪就不会那么高涨,就比较能够保持客观和冷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负面的情绪产生了。
具体而言,就是允许别人和我们不同,不要用我们的框去期待或要求别人都和我们相同,要允许、尊重彼此的差异,如果别人符合我们的期待,那当然很好,可是当别人没有按照我们的期待、要求去做事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大的灾难。你的优点依然都在,不会因此而改变了你什么,除了你的心情。你的心情还是你说了算,因为怎样看待事情对你的影响,取决于你的选择。
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挑错,总是认为别人做得好是应该的,不必多言,而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经常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们,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当然是怀着好意,希望他们能够变得更好一些,但是这种踩着他人自尊,用嫌弃、责骂的方式,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不但我们自己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对方的内心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并且,当一个人被别人挑到错的时候,会非常焦虑,这时防御系统会启动,他会为自己辩解,会想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才能降低焦虑,而我们挑到的错对方根本不可能被接受,也不能帮助对方来改正,同时,我们自己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挑错不是不好,它有反省的作用,但是不要只是挑错,要在挑错的同时也挑对,让对方看到他自己不错的地方——也就是满足人需要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肯定、被需要、被喜欢、被尊重的需求,这样才能平衡。当他人感受到了自己是被喜欢、被尊重和被接纳的,他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这时,你挑到的错才会被听到,才会真的帮到对方,使他们变得更好。同时,我们因为和别人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互动,自己也会产生比较好的情绪体验。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问题。”正视问题、面对问题、让问题浮出台面,才能有机会分析问题,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很多人会压抑情绪,否认情绪,当别人表达情绪、需求时,又太急着讲道理,反而错失了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总之,没有表达情绪,不代表没有情绪,要懂得表达、宣泄、疏通,不能压抑。情绪的背后是没有被满足的需求,面对情绪的困扰,要正视、面对、分析,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要及时处理并放下。
以上就是我们认识情绪、处理情绪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启发。
好,今天我们从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亲密关系以及情绪管理四个方面,讨论了关于如何才能营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这些理论和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真正在生活中去实践的时候,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真实的生活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很多东西都是经年累月不断地强化和塑造出来的,改变起来并不容易。
但是,这些理论和方法却可以帮我们打开另一些窗户,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大家会有所启发或帮助,我们一起走在探索幸福密码的路上!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